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当前位置:首页 > 双碳资讯 > 固碳故事 > 正文

广西:探秘红树林 播撒海洋防灾减灾“青春种子”

媒体:金台资讯  作者:内详
专业号:林森 2025/5/13 10:18:19

     小记者了解红树林群落调查、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法,实地体验红树林生态监测。

5月10日,防城港市西湾红沙环堤段的红树林间,一群手持采访本的小学生穿梭在滩涂栈道,时而驻足观察招潮蟹的洞穴,时而踮脚记录红树林树冠数据。

为提升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对海洋观测设备设施的认识,当天,由广西海洋研究院、防城港市海洋局与南国早报小记者俱乐部联合主办的“2025年广西海洋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走进防城港市,20多名小记者通过“沉浸式科考”海洋防灾减灾科技,在心中种下守护蔚蓝的种子。

     小记者参观海洋观测设备设施、海洋应急监视设备设施。

“快看!这里有好多螃蟹。”南宁市共和路小学二年级学生韦皓文蹲在木榄树旁,笔记本上已画满蟹洞分布图。在滩涂观测点,小记者们分组测量秋茄、桐花树等红树品种的胸径与冠幅,工整记录下数据:“株高2.25米、冠幅1.81米……”

防城港市海洋局工程师蹲下身,用树枝剖开一处潮沟:“这些呼吸根像天然滤网,能过滤海水盐分。如果红树林消失,风暴潮会直接冲击堤岸,就像拆掉房子的承重墙。”孩子们闻言,不自觉地后退半步。

     小记者踊跃提问。

午后,中国海监船、海洋观测设备设施、中型无人机巢引起小记者们阵阵惊叹。南宁市西津小学四年级学生李梦涵恍然大悟:“原来防灾减灾是靠这些科技‘武器’在战斗。”

这场特殊的防灾减灾课,让孩子们明白,最好的预警系统,是每个人心中对自然的敬畏。广西海洋研究院副院长曹庆先望着滩涂上忙碌的小身影感慨:“当孩子们懂得用数据丈量生态,用科技理解防灾,这片海就有了最坚实的守护者。”

王勇 曹丽媛 杨晓佼 摄影报道

阅读 88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