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自然资源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相关情况。林草产值速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林草产业产值达1.69万亿元,同比增长8.9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0.46万亿元、0.76万亿元和0.47万亿元,同比增长9.14%、5.02%和15.72%。
鲜花经济、生态旅游、森林食品……林草产业在春日经济中不乏亮眼成绩和市场潜力,展现出蓬勃的活力。
鲜花经济展新“颜”
鲜花经济成为多地经济的新增长点。以云南为例,我国每10枝鲜切花就有7枝来自云南,昆明斗南花卉市场日均流转超3000吨鲜切花,买花顾客日均超3万人次。
过去,鲜花是礼物;现在,鲜花是生活。鲜花消费已逐渐成为很多人的日常选择。眼下,2025世界牡丹大会、第42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2025世界花园大会、2025北京牡丹文化节、2025苏州花展(上方山百花节)……各地花卉节日持续上新,折射出鲜花消费日益大众化的市场趋势,彰显了花卉产业的蓬勃活力。
从“颜值”到产值,鲜花经济带动了种植、物流、零售等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催生出文创、餐饮、旅游等跨界融合的新业态,开拓出一片消费新蓝海。
中国花卉协会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近22万家种苗花卉企业,年产值5200多亿元。2024年,我国花卉进出口贸易总额7.82亿美元,同比增长10%。
生态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踏青赏花、露营览景。春暖时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近自然、体验自然。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文化和旅游部于去年9月联合推出14条特色生态旅游线路,为公众旅游出行提供了多样的选择。线路串联起全国130余处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游客可以领略安徽皖南“最美环线”的山水画卷,感受重峦叠嶂的壮美景观;漫步江苏滨海湿地,在4.2万亩水杉林构筑的华东最大平原森林氧吧中“森呼吸”……线路满足了公众日益增长的户外游憩需求,更通过优质的生态旅游产品,让游客深度体验自然之美。
春日,赏花成为出游新风尚。3月末以来,“林芝 桃花”关键词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近500%。各大旅行平台数据显示,林芝桃花节、天津海棠花节等活动带动当地搜索量激增,踏春赏花体验旅游产品人气较高。湖北武汉东湖樱园、河南洛阳牡丹花会、江苏无锡鼋头渚樱花谷等传统赏花胜地,成为今春游客追捧的旅游目的地。
“五一”假期,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携程4月17日发布的《五一旅游出行预测报告》显示,跨市住宿订单占比已突破80%。各地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成为城市旅游推广的核心和亮点。
森林时鲜竞相登场
竹笋、樱桃、春茶……在树上、在林下,各类森林时鲜竞相登场,为百姓餐桌增添了“春天的味道”,也让春日经济活力十足。
眼下,正是采挖罗汉笋的时节。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广袤的竹林中,村民们背着袋子,仔细搜寻、采挖。罗汉笋是餐桌上的应季美味,更是采笋人的致富密码。“我每天能采40多公斤笋,一公斤卖10多元,一天能挣400多元,一个月挣1万元不成问题。”采笋人罗治海说。
春季,樱桃抢“鲜”上市。贵州省各地的樱桃迎来了成熟季,漫山遍野的樱桃树为春日增添了一抹浓郁的甜蜜色彩。在浙江省杭州市塘栖镇泰山村樱桃节暨“村游”季,游客们共赴春季“甜蜜之约”。在河北省山海关区,大棚樱桃也陆续成熟,果农们开始适时采摘,供应市场。如今,除了销售樱桃,各地纷纷打造集休闲康养、旅游度假于一体的樱桃采摘观光园,产业发展透出新趋势。
2024年,我国森林食物产量超2亿吨,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目前,我国以板栗、枣、松子、仁用杏等为主的干果经济林面积1亿多亩,产量1400万吨。苹果、梨、柑橘等各类水果种植面积近2亿亩,产量1.9亿吨。竹笋、香椿等新兴森林食品种植面积约7000万亩,产量1200多万吨。
随着消费升级和健康理念的普及,森林食品日益成为百姓餐桌上的消费新宠,完美契合了新阶段健康营养的消费需求。
“大兴安岭黑木耳”品牌价值6.18亿元
2024中国食药用菌区域品牌价值榜单近日发布,内蒙古“大兴安岭黑木耳”凭借卓越品质和品牌影响力成功入选,以品牌价值6.18亿元成为榜单中备受瞩目的区域特色品牌。
内蒙古“大兴安岭黑木耳”的核心产区位于满归森工公司白马食用菌基地,这里是我国最北端的寒温带原始林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凉爽湿润,昼夜温差大,纯净的空气、无污染的水源为黑木耳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该基地以“冷源”为品牌,自2012年开始新建改造和扩建,可年培养食用菌三级菌袋100万袋。培育出的黑木耳肉质厚实、胶质丰富,富含多糖和微量元素,被誉为“林海黑金”。
作为“蒙字标”认证的唯一生产基地,白马食用菌基地,从菌种选育、栽培管理到采收加工,实现全程追溯,确保每一朵黑木耳都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基地联合森工集团科技分公司(生态研究院)研究制定的林区黑木耳种植地方标准,已成为大兴安岭黑木耳生产、运输、评定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满归森工公司通过“企业 基地 林户”模式,带动周边员工及家属参与黑木耳培植产业,在原有黑木耳品种基础上,反季节培植大球盖菇、元蘑、滑子菇,确保资源有效利用,实现了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双赢。基地负责人介绍,未来将依托“蒙字标”公信力和榜单影响力,进一步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推动产品深加工研发,提升品牌附加值,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大兴安岭林区的生态馈赠。 (刘磊 赵天胜)
河北内丘酸枣产业开辟致富新路径
连日来,在太行山东麓的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丘陵地区山坡上,村民采摘野生酸枣芽的忙碌场景随处可见。
近年来,内丘县依托山地丘陵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引导农民规模化发展酸枣种植,并延伸产业链条,将酸枣芽深加工成酸枣芽茶,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提高农林产业附加值,开辟出一条群众增收致富新路径。 刘继东摄
山东枣庄大棚樱桃集中上市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水泉镇大棚樱桃近日开始集中上市,果农们采摘樱桃,开展线上线下销售,收获新春里的“第一桶金”。 刘明祥摄
河南济源花卉市场迎来销售旺季
随着气温逐渐回暖,花卉市场迎来了年度销售旺季。河南省济源市长寿花、大丽花等热销花卉进入花期,催热了春日经济。
近年来,在济源市林业局等行业部门鼓励引导下,当地以林下经济、林产品加工、花卉及花卉制种等为重点的林业产业实现林业产值28亿元。其中,济源花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通过分级销售和定制物流方案,鲜花供应链日趋完善。 李建军摄
甘肃高台“三北”工程新造经济林繁花锦簇
祁连山下,梨花素洁淡雅玉如雪。时下,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新坝镇许三湾滩3000多亩梨树种植基地,甘肃共裕高新农牧科技公司工作人员在加强春季防火巡查的同时也在紧张忙碌地进行果树疏花等果园管护。
昔日风沙漫天的许三湾滩是高台县防沙治沙和“三北”防护林工程、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的重点地带。近年来,共裕高新公司打破砂石地无法种植果树的传统,栽植早酥梨、皇冠梨、砀山梨、苹果梨树木3000多亩。戈壁荒滩变成如今的“花果园”,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王将摄
编辑:蔡鸿涛
初审:李燕
审核:苑铁军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