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开展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为全面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强化优秀案例示范引领作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栏目展播第三批优秀案例好经验好做法,供各地互相学习借鉴。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尼洋河
尼洋河又称“娘曲”,藏语意为“神女的眼泪”。河流全长307.5公里,年径流量220亿立方米,流域面积15459平方公里,是工布地区的母亲河。
突出问题
尼洋河流域生态环境总体较好,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农村面源污染较为突出,流域内存在河滩林草面积萎缩、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冰川退缩、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生态修复前
生态修复后
主要做法
一是构建多元齐抓共治新格局。林芝市立足西藏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决策部署,着眼于全流域系统治理,加强水利、生态环境、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市委书记、市长双总河长制度,拓展建立“河(湖)长 检察长 警长”联动协作制。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形成覆盖面较广的生态保护综合补偿体系。“十三五”期间,累计兑现生态岗位资金3.53亿元。建立和完善部门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治水长效机制,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治水体系,倡导联动治水、全民参与,形成了联合共治的新局面。
植被恢复前
植被恢复后
二是治水“组合拳”标本兼治。水资源方面,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性,林芝市打出保护、治理、修复、安全保障“组合拳”。优化城乡供水格局;切实加快城市备用水源建设,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全面落实《西藏自治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制定了《尼洋河生态流量(水量)保障实施方案》。水环境方面,建成尼洋河综合治理与保护工程,流域内各类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河道综合治理长度共计45.29公里,新建护岸总长32.74公里,加固堤防1.61公里,新建排洪渠0.69公里。水生态方面,积极推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实施,加强河湖生态修复和保护。自2016年以来,投入完成生态保护与建设等各类生态安全屏障项目110个,落实资金10.5亿元。2018-2023年,共计放流各类鱼苗91.2万尾,新增人工造林面积27.8万余亩,治理沙化土地19.3万余亩,抚育森林41万余亩、整治草场湿地1200亩。严格按照《河道管理条例》编制采砂规划,减轻人类活动对河流核心区环境的影响。
生态修复前
生态修复后
治理成效
林芝市始终坚持生态保护第一,推进尼洋河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经过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及日常维护的“组合拳”治理,有效改善了尼洋河流域的水生态环境现状,国控断面水质稳定维持在Ⅱ类。实现重要江河水功能区达标。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鱼类资源增至2目4科10属,包括异齿裂腹鱼、拉萨裂腹鱼、尖裸鲤、黑斑原鮡等多种保护鱼类和特有鱼种。林芝市巴宜区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双称号。此外,林芝市还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十三五”期间,11.43万人次通过生态岗位受益,年人均增收3500元,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高原桃花节
经验启示
林芝市按照“建立管护机构、明确管护责任、落实管护经费、统一管护标准、严格管护考核”的要求,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治水体系,倡导联动治水、全民参与,为尼洋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可为高原地区生态敏感水体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借鉴。
供稿 |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
编辑 | 李夏菁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