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当前位置:首页 > 双碳资讯 > 固碳故事 > 正文

全国典型!福建两个案例入选!

媒体:福建日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林森 2025/10/13 9:12:03

日前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印发了

《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

(第六批)

供各地结合实际学习借鉴

其中

福建省两个案例入选

具体内容如下——

福建省三明市:

深耕森林“四库”拓宽“两山”转化路径

三明市地处福建省中西部,森林覆盖率77.12%,森林蓄积量 2.1 亿立方米,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潜力巨大。近年来,三明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锚定森林“四库”建设目标,针对森林经营提质增效不够、林业产业大而不强、森林食物多元供给不足、林业碳汇价值转化不多等问题,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制度机制和政策供给,涵养“水库”、充实“钱库”、做大“粮库”、巩固“碳库”,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推动实现“机制活、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

三明创造了一系列林改经验和做法。(林文斌 摄)

一、具体做法

(一)创新森林经营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经营,发挥国有林场、国有企业联农带村优势,推广沙县区梨树村场村合作、永安林业集团“村企农”联营、尤溪上源全民股份合作等经营模式,带动规模经营林地近 1000 万亩。引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技服务团队,实行“林农点单、专家送餐”服务模式,采取森林全周期经营、近自然经营、目标树经营等先进理念和技术措施,打造森林提质增效示范样板,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全面推行林木采伐告知承诺制、按面积测算蓄积审批,林木采伐成本降低 50%。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公益林更新改造、天然林收储等试点,探索推动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有机统一。

(二)推动木竹产业全链发展。出台竹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规划,围绕木竹产品深加工、以竹代塑、生物质利用等领域拓展业态,培育壮大林业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完善“竹木物理分解点—初级加工小微园—专业园区”三级供应链,引导12 家龙头企业担任竹木产业细分领域“链主”,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用好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等平台,推动中铁建竹基零碳科技产业园等项目落地。创新引资入林机制,搭建“福林 e 农”服务平台,推出福林贷3.0、竹链贷等金融产品,推广强制公证贷款、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等风险防控机制,为企业增资扩产和技改升级注入金融活水。

(三)立体开发森林粮库。充分利用林地和林下空间,大力发展木本粮油、林下经济、笋竹食品,推动油茶全果利用,推广“森林 林药林菌/文旅康养”复合利用模式,培育铁皮石斛、金线莲、灵芝、黄精等食药同源产业,发展水煮笋、炭烤笋、糯米笋、笋预制菜等全自动化生产线。加强制度创新,探索开展林下空间经营权不动产登记,推出林下空间经营权抵押贷款,进一步盘活林下空间、赋能产业发展。

(四)探索林业碳汇开发应用。探索开展数字测碳,建立树木生长量与固碳能力计量模型,出台林业碳票减排量计量方法,建设碳票登记交易系统。探索推行“会议碳中和 碳票”“生态司法 碳票”“零碳旅游 碳票”等做法,开发跨区域自愿减排市场,拓宽“碳汇 ”应用场景和渠道。强化管护固碳,结合树种结构优化调整,提高乡土固碳树种比例,提升森林固碳增汇能力。

二、主要成效

(一)森林“水库”持续扩容。全市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49.8 万亩,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实物量119.43 亿立方米,价值量1078.61 亿元。市内各重点水库常年保持较高水位,九龙湖成为省内森林植被最好、水域面积最大的湖泊之一,蓄水超 6.4 亿立方米,为区域水资源稳定供应和生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二)森林“钱库”更加充实。林业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24 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 1377 亿元,同比增长 6%;竹产业产值 326 亿元,同比增长 8%;林下经济产值 194 亿元,带动 35 万林农就近就业增收;培育规模以上林企 454 家、上市企业 3 家。资源变资产步伐加快,全市涉林贷款规模增长至 306.7 亿元、贷款余额90.7 亿元。

(三)森林“粮库”供应充足。2024 年以来完成油茶新造3.3 万亩、低产油茶林改造 7.28 万亩,生产油茶籽 5.3 万吨。林下经济经营利用面积 483.3 万亩,林菌、林禽、林药等食用药用林产品种类丰富、持续增量提质。打造建宁溪源明笋、尤溪绿笋等地理标志 5 个,开发笋竹产品 20 个系列、400 多个品种。

(四)森林“碳库”不断巩固。林业碳汇能力稳步提升,碳汇交易市场逐步活跃。全市森林植被碳储量 1 亿吨,年固碳增量1170 万吨。近 2 年累计开发林业碳票项目 62 个、碳减排量 126.6万吨,交易量 22.5 万吨、交易金额近 300 万元。

福建省南平市:

以“三改 四个一”实现绿富同兴

南平市森林面积 3113.2 万亩,占全省森林面积的 23.7%。长期以来,当地造林绿化以杉木、马尾松为主,乡土珍贵阔叶树种少,经营方式比较粗放,森林资源质量不高。同时,“分山到户”改革后,集体林地碎片化突出,随着城镇化加快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单家独户经营难问题日益凸显,造林营林成本不断上升,制约了林业发展。南平市坚持问题导向,以森林“三改”措施优化林分结构,以“四个一”林业股份合作机制支持适度规模经营,在此基础上做好“森林 ”发展文章,推动森林“四库”更好联动,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建瓯山林(邹建辉 摄)

一、具体做法

(一)实施森林“三改”,精准提升质量。突出适地适树、适时适法,依托国土绿化项目,改单一针叶林为针阔混交林,改单层林为复层异龄林,改常绿用材林为常绿彩化花化“镶嵌”多功能景观林。实施差异化补助政策,在人工造林方面,对种植阔叶树占 10 成、4—9 成、4 成以下的,分别给予高、中、低补助标准;在退化林修复方面,对择(间)伐 补植阔叶树、择(间)伐、综合抚育(施肥 割灌除草)的,分别给予高、中、低补助标准,推动“三改”任务落实。

(二)“一村一平台”,分散变集中。建立村级森林资源运营平台,在林农自愿的前提下,将分散在单家独户的无林地、有林地“存入”运营平台,由平台整合打包成集中连片的资源包。依托国有林场,组建森林生态运营主体,与村级运营平台签订合作协议,对“存入”平台的林地进行规模化管理、专业化经营,让“绿色资产”有效增值。

(三)“一户一股权”,林农变股民。村级森林资源运营平台根据合作经营的林地保底收益总额度,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为林农办理股权证,林农凭股权证可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同时规定股权证可质押、可继承但不可流转,防止出现林农“一卖了之”“失山失林”问题,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四)“一年一分红”,资源变资金。森林生态运营主体与村级森林资源运营平台及林农共同约定:“保底收益、一年一分红、主伐再分红”,即森林生态运营主体每年按约定提前支付林农当年的保底收益,待林木主伐后,将所得利润扣除每年支付的保底收益,再按约定比例分红。

(五)“一县一数库”,青山变金山。以县(市、区)为单位,以智慧林业信息技术、科技特派员为支撑,整合国土“三调”、森林资源调查、林权登记等数据,建设县级林地林木资源信息空间分析数据库,实现森林资源的立地质量、林分状况、资源权属、经营收益分析等关键信息可查,为社会资本投资林业提供信息支持。

(六)创新“森林 ”模式,兴业又利民。创新“森林 金融”,推出“福股贷”“兴绿贷”“林下经营权贷”等林业金融产品,探索林票市场化交易机制。创新“森林 林下经济”,推广前端有科技特派员技术团队服务、中端有金融产品支撑、后端有专业公司加工收购的“订单式”发展模式,推动林药、林蜂、林菌产业做大做强。创新“森林 碳汇”,推出“一元碳汇”项目,探索碳汇“ 会议”“ 旅游”“ 司法”等模式。

二、主要成效

(一)生态建设见实效。森林“三改”进展顺利,2021 年以来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322 万亩,占全市林地面积 10%以上;其中,种植阔叶树 43.65 万亩,占造林面积 55%。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亩均蓄积 18 立方米,最高蓄积每亩 55 立方米。完成“一带三沿”一重山林地林相规模化花化彩化改造提升 250 处、3.96 万亩,打造示范带 13 条,为群众增添身边的绿、眼前的美。

(二)规模经营上水平。“四个一”林业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已实现全域推广,覆盖 133 个乡镇(街道)627 个村,占全市涉林乡镇(街道)总数的 97.8%,合作面积 24.72 万亩,涉及林农10.37 万户。规模经营带动森林质量明显提升,合作经营区内森林蓄积量提高 35%。

(三)多方共赢得实惠。通过股份合作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村民、村集体、森林生态运营主体三方共赢。参与合作经营的林农林业收入增幅普遍在 30%以上,村集体获得林地使用费等收入,森林生态运营主体扩大了经营规模和收益空间。顺昌县郑坊镇兴源村 733 亩集体林地参与股份合作后,预计一个轮伐期为村财增收 39.6 万元,林农增收 92.4 万元,平均每户增收2259 元。

阅读 71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