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联合上海市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心、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和上海市生态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长三角生态学家之声——湿地碳汇与双碳战略”研讨会在上海崇明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湿地碳汇与双碳战略,旨在探讨湿地碳汇的巨大潜力和相关领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杨超理事长、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王利民副理事长分别到会致辞。
针对当前湿地碳汇工作,杨超理事长在致辞中指出:应该系统加强基础研究、摸清各类湿地固碳增汇机制和家底;系统性建立各类湿地生态系统长期碳汇监测机制,积累一手数据,提升碳汇监测能力和水平;尽快推动湿地碳汇方法学研究,成熟一个推出一个,再做系统集成合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创新湿地碳汇的抵消机制,实现生态价值的有效转化;强化公众意识,共同推进湿地保护事业的全社会参与。
来自国内湿地生态与碳汇领域的11位知名专家,围绕湿地碳汇基础研究、碳汇监测评估方法和湿地碳普惠实现路径等内容进行了精彩的学术分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复旦大学贺强研究员分析了动植物对湿地碳汇的影响机制,提出了通过动植物共修复促进湿地固碳增汇的新思路;厦门大学陈鹭真教授分享了滨海湿地蓝碳监测技术标准和相关碳交易方法学的实践案例;教育部长江学者、复旦大学聂明教授探讨了湿地生态系统关键碳循环过程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机制;华东师范大学陈雪初教授报告了人类活动对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的影响;上海海洋大学韩震教授展示了遥感技术在滨海湿地碳储量评估中的应用;北京林业大学武曙红教授介绍了红树林湿地的碳储量及修复营造进展情况。此外,浙江大学叶观琼教授、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张桂莲高级工程师、上海市减污降碳管理运行技术中心赵敏高级工程师、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谢达博士和上海市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心李泽姣博士分别围绕“滨海湿地碳普惠多元化发展”“上海城市绿地碳汇监测与智能评估系统构建”“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的碳普惠方法学”“社会化参与长江流域湿地碳汇案例实践”和“上海市滨海盐沼湿地碳储量评估”作了精彩报告。
本次会议通过共同分享湿地碳汇前沿基础研究、碳汇监测评估方法以及固碳增汇技术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分析当前湿地生态系统特别是湿地碳汇领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充分肯定了湿地特别是滨海湿地碳汇的巨大潜力,一致认为应该优先推动研建湿地碳汇计量监测相关方法学和标准立项工作,加快构建有效的湿地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和湿地碳汇交流网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科学指导和有力支持。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