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当前位置:首页 > 双碳资讯 > 固碳故事 > 正文

福建武夷山:绿水青山间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

媒体: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林森 2025/8/19 9:33:35

当晨曦穿透层峦叠翠,武夷山国家公园雄伟的轮廓渐次清晰。这里不仅是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更是一份探索文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答卷”。作为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之一,武夷山国家公园地位独特、价值卓绝:是我国唯一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于一身的国家公园,拥有无与伦比的生态与人文资源,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自然生态系统最为重要。210.7平方公里原生性森林植被保存完好,孕育着我国浙闽沿海山地最具代表性、世界同纬度最典型的原生性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海拔2160.8米的黄岗山,是我国东南大陆最高峰,其植被垂直带谱分明——从山麓至峰顶,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中山矮曲林和中山草甸依次更迭,堪称我国东南生态屏障的“立体教科书”。

图片

武夷断裂带

这里,自然景观最为独特。西部,深大断裂谷与断块山脊造就了南北纵横80公里、落差1600多米的武夷大峡谷,是我国东南第一大峡谷。东部,“碧水丹山”的丹霞地貌与幽深清澈的九曲溪相依相融,将36奇峰、99岩连为一体,构成“一溪贯群山,两岩列仙岫”的旷世奇观。

图片

武夷山国家公园丹霞景观

这里,世界遗产最为精华。山水交融的自然美景与古闽族文化、闽越文化、朱子文化、宗教文化、茶文化等人文历史交相辉映。18处架壑船棺和虹桥板、35处书院遗址、60余处宫观寺庙及遗址、450多方历代摩崖石刻,无声诉说着历史。这里更是“朱子文化”的摇篮和世界红茶、乌龙茶的发源地,是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典范。

这里,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物种丰富度位居世界前列:记录高等植物3404种、野生高等脊椎动物769种、昆虫7925种。其中,植物模式标本91种、脊椎动物模式标本62种、昆虫模式标本1163种,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被国际学界誉为“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世界生物模式标本产地”“研究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

图片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黄腹角雉求偶

从体制试点到正式设立,再到全面发展,武夷山国家公园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勇担自然保护和绿色发展重任,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体制革新聚合力 协同共治拓新局

武夷山国家公园以体制革新破题,以协同治理聚力,着力打破区域壁垒,拓宽生态共治共享路径。

优化机构,统一事权。2024年,中央批复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设置方案,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正式组建,成为全国首个实行省政府与国家林草局双重领导、以省政府为主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实现了机构整合和统一管理。

垂直管理,局地协同。创新构建“管理局—保护站”两级管理体系,协调地方政府完成基层7个保护站兼任站长任命,探索建立兼职站长考核机制,深化局地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管理局与属地政府分工合作、高效联动的管理新秩序。

跨省联保,立法先行。推动闽赣两省协同立法,表决通过闽赣两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实现了“一园一法”,破解了“一园两治”难题。建立省际协调机制,按照“一个目标、三个共同、五个联合”的协作管理模式,加强联合建设、联合保护、联合执法、联合科研和联合宣传,在森林防灭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驴友”管理、司法协作、科研共享、宣传联动等方面深化合作,搭建起跨省共建共管共享的坚实桥梁。

图片

武夷山国家公园先锋岭生态保护观测点

生态保护筑屏障 科技赋能提质效

武夷山国家公园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加强资源管护、完善“天地空”一体化监管、强化执法协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不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网格监管,源头严防。推行网格化管理,将防火、防虫、防盗融入“网格化”巡护管理,并划分为98个网格,实施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全天候巡查监管。组建专业应急队伍,运用森林雷击火防控系统、地面烟炉防火增雨保障系统和森林防火无人机,严格森林火灾防控,实现了原武夷山保护区38年、国家公园设立以来无森林火灾的目标,有效守护了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完整性。

智慧监测,科技护航。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动态监测森林火情、资源保护、林业有害生物、应急管理及环境容量等情况。推进文物数字化,完成449方摩崖石刻建档,对18处武夷悬棺和214方重要摩崖石刻精细化三维建模,58方精品摩崖石刻实施三维激光扫描,推动文化遗产走进“云端”。

联动执法,重拳护绿。依法履行国家公园自然资源、林业草原等领域相关执法职责,开展联动执法。在规范生态执法行为基础上,加强公检法司办案协作,构建“一规范四联动”生态执法体系。与森林公安建立“武夷山国家公园110”生态保护联动机制,与检察机关建立检察监督协作机制,与法院建立巡回审判联开机制,与属地政府建立综治中心联盟议事协调机制,推进资源环境案件快立、快侦、快诉、快审,将矛盾隐患化解在“苗头”。

图片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南方红豆杉

绿富同兴惠民生 协调共进促和谐

国家公园并非生态“孤岛”,而是绿色发展高地。武夷山国家公园着力破解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林农增收的矛盾,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断推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生态补偿,互利共赢。严格落实《建立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办法(试行)》,设定生态公益林保护补偿、天然商品乔木林停伐管护补助、林权所有者补偿等11项生态补偿内容,对园区内129.29万亩生态公益林按照每年每亩32元的标准进行补偿,比区外高出9元;正式设立以来,完成重点区位商品林赎买10353.5亩;在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持续实施毛竹林地役权管理9.08万亩;创新对主景区内7.76万亩集体山林所有者实行森林景观补偿,切实保障了林农权益,实现了“生态得保护,林农得实惠”。

产业引导,兴绿增收。推广“茶—林”“茶—草”等模式,引导茶农建设复合型生态茶园,不仅优化了茶园生态环境,减少了病虫害,还提升了茶叶品质。目前,已套种银杏、樱花、香榧等树种近2万株,建设生态茶园4000多亩,极大限度地推动了国家公园茶产业绿色发展。落实《特许经营管理暂行办法》,规范竹筏、漂流等特许经营项目,鼓励村民参与特许经营、资源保护、旅游服务,先后吸纳178名生态管护员、哨卡工作人员及1600余名竹筏工、环卫工、观光车驾驶员等,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国家公园建设。

协调发展,共建共享。以社区群众为中心,建立“一中心四服务”协调发展机制。支持发展生态茶园、森林人家、民宿及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服务,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支持所在地政府创新划定4252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服务,适度发展文旅、康养等绿色产业,避免国家公园成为生态“孤岛”。加强村民住房和项目建设前置审核管理服务,做到严格保护、热情服务。加强社区风貌管控、路网提升、外立面改造等环境整治服务,建成标准公厕3座、垃圾分类亭33个,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科研监测强根基 科普宣教润人心

武夷山国家公园着眼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强化科研监测,创新科普宣教,不断推动“坚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国家公园理念深入人心。

深化1 N科研战略合作。以武夷山生态保护国家长期科研基地为平台,与多个科研机构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开展多领域、多课题合作研究。与中国科学院共建“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与空间优化技术”综合示范区;联合南林大、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共同申报“亚热带生物多样性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拓展国际交流,与加蓬洛佩国家公园结对合作揭牌,成为全国首个与国外开展结对合作的国家公园,并与法国香槟-勃艮第森林国家公园、美国火山口湖国家公园、肯尼亚内罗毕国家公园、南非桌山国家公园建立合作关系,吸收国际先进理念,共同提高管理和保护水平。

构建1 N科研监测体系。健全完善科研监测体系,《武夷山国家公园监测体系建设方案》获国家林草局批复。与多个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推进“气候变化与中山草甸动态研究”“森林气象灾害评估”“金斑喙凤蝶保护研究”等多项研究。完成为期三年的生物资源本底调查,进一步摸清武夷山国家公园动植物资源宝库家底。持续开展环境因子监测,完成生态站观测数据汇交。监测结果显示,武夷山国家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6.72%,地表水水质优级占比上升至99%,森林植被固碳释氧量较2022年平均上升12.5%。新一轮生物资源本底调查发现34个新种、10个中国新记录种和63个福建新记录种。

图片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金斑喙凤蝶

打造1 N科普宣教品牌。依托国家林草科普基地,打造“关注森林·探秘武夷”生态科考、科普进校园、走进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三大品牌,持续走进北京、南京、福州、厦门等地高校及中小学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先后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等部门举办2024年“关注森林·探秘武夷”青少年进森林自然教育研学活动,完成香港青年武夷山生物多样性实习活动。量身定制植物标识系统,发行鸟类和大型真菌专业类图鉴,摄制植物及昆虫等系列科普短视频,营造浓厚的科普宣教氛围。

图片

科普教育

从体制试点到全面发展,武夷山国家公园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以勇毅担当回应时代命题。未来,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将锚定“文化和自然遗产世代传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两个典范目标,贯彻“自然和人文兼保、保护和发展兼容、全民和集体兼顾、科研和游憩兼具”的“四兼”思路,落实生态保护、社区发展、资源管理、科研监测、宣传教育、党建引领6项任务,扎实推进实施《武夷山国家公园设立方案》《武夷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不断提升国家公园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公园提供“武夷山样本”。

图片

本篇稿件由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提供

编辑:李圣薇

初审:李燕

审核:苑铁军

阅读 100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