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肇庆怀集1300多岁的红椎古树,在“一树一码”的现代技术披上数字“新装”;林分优化提升与森林抚育,正重塑着南粤大地的绿色肌理;潮州凤凰山间,茶香氤氲的“茶旅走廊”让生态保护与村民增收同频共振……已经持续近三年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既为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注入绿色动能,也是一次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的有效路径探索。
“百千万工程”旨在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一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则是在生态的维度提供有力支持。作为“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广东省的生态建设绝不是对绿意的一时装点,而是对生态本底的精心涵养与战略增厚——647万亩林分优化与508万亩森林抚育,实则为广东省县域发展筑牢了生态安全边界。上述工程不仅增强水源涵养、固碳释氧能力,更直接提升了山区县、生态发展区的环境承载力与生态产品价值。当森林成为县域发展的“绿色银行”,生态优势也逐渐成为县域竞争的新优势。
绿美广东亦为激活镇域特色经济打造出“绿色引擎”。广东生态建设不仅追求“绿”与“美”,更重要的是将生态守护与产业培育无缝连接,契合了“百千万工程”做强镇域经济的战略部署。以潮州“凤凰山茶旅走廊”为例,凤凰镇在严格保护自然生态本底,守护凤凰山独特风貌这一核心资源的同时,深化茶旅融合,使生态颜值直接转化为经济产值。“绿叶子”升级为“金叶子”的实践,体现的是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镇域绿色发展模式。
“百千万工程”的根基在于村,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正在让乡村从“环境美”迈向“发展美”。8.5万余株古树名木的信息化守护,不仅是对生态珍宝的创新性保存,更是对乡村文化根脉的有效赓续;肇庆千年红椎王通过“一树一码”向世界讲述村庄故事,生态资源便升华为凝聚乡愁的文化资产,每一棵“绿色活化石”都有机会成为乡村文旅的独特IP。同时,乡村绿化工作也大大提升了乡村人居环境。因此,绿美生态建设系统可有效提升村域生态宜居水平与持续发展能力,使“百千万工程”在绿色浸润中持续焕发生机。
不难发现,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本身也告别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非此即彼的旧思维,转而探索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的路径——森林是潜力巨大的生态资本,古树名木是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本,文旅融合是蓬勃生长的经济资本。当这些资本在“百千万工程”的宏大框架下被精心盘活、融合增值,生态效益、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便实现了和谐共鸣。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