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巴黎奥组委可持续发展总监乔治娜·格勒农揭秘了巴黎奥运会争做“碳排放量最少奥运会”的具体方法:临时或永久改造了包括旧发电厂在内的多座现有建筑;租用影视基地作为运动员的训练设施;三分之一建筑的屋顶配备了太阳能电池板;奥运村配备的14250张床也是由可回收材料制成……
巴黎奥组委在申办阶段就做出了大胆的举动,他们承诺将碳排放量缩减至2012伦敦和2016里约奥运会平均排放量的一半,举办有史以来最具可持续性的奥运会。
运动之外,不只是运动。运动赛事的减碳承诺也引发了关于活动碳中和以及碳抵消合理性的广泛讨论。赛事活动究竟该不该用碳抵消项目来追求“碳中和”?
图/IC
巴黎奥运会尚未承诺“碳中和”
2020年3月4日,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会议曾通过决议,将确保所有即将举行的奥运会都是碳中和的,并承诺将显著减少赛事碳足迹。
从此前的里约夏季奥运会开始,就已经开始注重减排,但依赖的路径是大量使用碳抵消措施;2012年伦敦奥运会碳排放340万吨,也是大量依赖碳抵消;索契冬奥会和巴西世界杯则将碳排放全部抵消。
本届巴黎奥运会尚未承诺“碳中和”,但是就目前曝光的减碳措施来看,本届巴黎奥运会的减碳力度巨大,渗透衣食住行:首先,这将是一场没有空调的奥运会,巧用地板水泵及反光材质,确保室内外有温差,并且在建造过程中每平方米的碳排放量低于传统建筑;赛后,奥运村建筑及室内设施都将二次利用;巴黎奥运会计算的碳排放将首次最大限度覆盖范围3,如观众旅行;市内交通上,零排放公交车随时待命,负责接送持有奥运门票的观众;餐饮上,增加素食比例,奥运膳食80%的原料来自当地农业生产,蔬菜供应量将是往届奥运会的两倍,巴黎奥运会膳食的碳排放量仅为普通法国膳食的一半……
尽管本届巴黎奥组委将采取多项措施,但奥运会的规模庞大,涉及的碳排放源众多,据测算这些措施仍不足以实现碳中和,种种措施可使本届奥运会碳排放量有希望不超过150万吨,接下来会不会采用碳抵消来达到碳中和尚未可知。
图/IC
赛事本身碳排放量有无实质性减少更让人关注
使用碳抵消是目前体育赛事达到“碳中和”的主要方法。但是,碳抵消的方式存在颇多争议,其有效性和透明度一直是讨论的焦点。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城市发展与低碳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石敏俊对新京报零碳研究院表示,碳抵消机制是把可再生能源、碳汇或CCUS技术等手段产生的碳减排量经过核查和认证后,通过自愿减排交易,将核证减排量(CER)作为企业或个人的碳减排成果,以抵消其碳排放的影响。碳抵消机制是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之一,可以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碳汇增汇、CCUS技术应用,对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有益的,但核证减排量必须满足额外性的要求。需要指出的是,碳抵消只是一种辅助的政策手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才是最关键的,碳抵消机制的效果主要在于节约碳减排成本。当碳减排成本存在差异时,碳减排成本较高的一方通过碳抵消机制获取碳减排成本较低方提供的核证减排量,可以达到节约碳减排成本的效果。
石敏俊补充,我们看到,有些机构宣布某些大型活动通过碳抵消机制实现了碳中和,譬如奥运会等大型赛事活动。从本质上讲,这些活动本身并没有通过碳减排实现零排放,而是通过自愿减排交易获取的核证减排量,与该项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相当。虽然奥运会通过购买核证减排量,对其他地方的碳减排活动起到了激励作用,但奥运会等活动本身产生的碳排放量并没有实质性的减少。这也是碳抵消机制引起大家关注的原因。一些国际环保组织甚至质疑大型赛事活动通过碳抵消实现碳中和的举措,认为实际的碳排放量减少才是更重要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巴黎奥运会不再宣称成为“碳中和”的奥运会,而是将目标改为碳排放量最少一届奥运会。
图/IC
因为碳抵消存疑就后退一步,并不是一种进步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杨军则表示,本次巴黎奥运会不再提“碳中和”应该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公众认为大型活动不能够再简单地通过购买碳汇来规避本身的减排责任,毕竟后者更为困难;二是一些交易的碳汇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从降碳的目标而言,减少排放一定是重点,需要活动组织者从方方面面来最大程度地减少碳的排放。但即使采取最严格的减排措施,基于当前的技术水平,还会不可避免的有一定的碳排放,这部分碳如何处理是关键。
是置之不理,还是进一步捕获后储存或抵消它?杨军表示,我首选通过购买高质量的生态系统碳汇来抵消这部分碳排放,实现双赢。高质量的碳汇具有来源清晰、具备额外性、可核证,可促进当地社区可持续发展等特点。高质量碳汇通过碳自愿交易市场被交易,产生的经济收益对于促进碳汇产生地的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缓解。而巴黎奥运会作为全球盛会,在各方面都备受关注。如果会议组织者通过购买高质量碳汇来抵消活动的碳排放,不仅增加了奥运会本身的绿色程度,更倡导了零排放的理念,引起人们对气候变化减缓的关注,对于奥运会本身和气候变化应对都是非常有益的。
杨军补充,已经有不少的大型活动成功地实现了碳中和,如2022年在中国举办的冬季奥运会就通过系列减排措施结合植树造林实现了碳中和。巴黎奥运会不再提碳中和并不是一种进步,因为存在质疑就后退一步是一种妥协。而更具进步意义,体现全球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雄心的做法是像北京冬奥会一样,借此建立起清晰透明的碳减排和抵消的过程机制,为未来的大型活动树立起标杆。
作者: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卢茜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