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当前位置:首页 > 双碳资讯 > 固碳故事 > 正文

卡拉麦里:戈壁生灵的诺亚方舟

媒体: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尹素萍 王楠
专业号:林森 2025/8/19 9:51:19

在我国西北的广袤大地上,有一片以荒漠植被为主的完整、高演替层次的生态秘境,其典型性、稀有性在世界同类型生态系统中独树一帜。这里,是卡拉麦里国家公园候选区。

卡拉麦里国家公园候选区是欧亚大陆的“生命走廊”,其独特的地形地貌、水源条件和植被资源为万千生灵铺就迁徙通途,因此被誉为“珍稀物种庇护所”“生态安全高地”。

54.29%的准噶尔盆地珍稀濒危物种在此生息繁衍,全国80%的蒙古野驴族群在此自由驰骋,全球最大的普氏野马种群于此重归荒野,戈壁盘羊傲立嶙峋岩壁,鹅喉羚跃动金色沙海……在卡拉麦里,可以感受荒野最原始的生命脉动,因为这里是戈壁生灵的“诺亚方舟”。

图片

雅丹地貌

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始终是新疆践行的发展理念。多年来,新疆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举措,戈壁之上上演了一场关乎生态修复的动人故事。

制度先行,织密法治“防护网”。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出台,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首次针对自然保护地“量身定制”的法律“铠甲”。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启动后,制度的“笼子”扎得更紧、更密,新疆不断完善法规制度,将卡拉麦里国家公园候选区每一寸土地都严格纳入规范管理的范畴。这不仅为生态保护工作筑牢了第一道坚固的防线,也为后续的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做足“减法”,还生灵一方净土。在卡拉麦里国家公园候选区内,超过10家矿业及企业相关生产生活设施被彻底拆除,1246万平方米的土地重新回归大自然怀抱。284口油井被永久性关闭,178处位于核心区域的冬季牧点和2栋豪华别墅全部拆除,长达600多公里的围栏和围网也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更令人感到欣喜的是,在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53处专为野生动物设计的通道,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它们将成为野生动物自由穿梭的“生命之路”。

携手保护,众人拾柴火焰高。近年来,卡拉麦里国家公园候选区与周边六县(市)人民政府以及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紧密合作,共同签署了共建共管协议。共建共管委员会和联席会议机制如同一条坚实的纽带,将各方力量紧密地凝聚在一起,形成了强大合力。同时,卡拉麦里国家公园候选区还与周边县(市)检察院携手打造了“守护卡拉麦里国家公园生态检察协作机制”,有效打破了地域之间的壁垒。各方携手共同守护这片土地的宁静与和谐,确保了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持续改善。

图片

吉拉大峡谷

休养生息,重现生机与活力。禁牧政策的全面推行与严格执行,使得广袤的大地得以休养生息。在自然界强大而神奇的自愈作用下,原本疲惫不堪的土地开始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针对因过度放牧而留下的生态“伤疤”,开展科学修复,将沉睡已久的土地唤醒,使其焕发新颜。与此同时,该候选区积极新建及改造野生动物饮水点,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生存保障。生态廊道的成功打通,更是将原本孤立分散的栖息地“孤岛”串联起来,使得各类生灵能在这片土地上不被打扰地宁静生活,无拘无束地繁衍生息。

种群复兴,“活化石”踏云归野。普氏野马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拥有6000万年的进化史,被誉为“活化石”。1985年,我国启动“野马返乡计划”,从国外引种24匹普氏野马,在新疆吉木萨尔建立繁殖研究中心。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普氏野马种群数量已突破900匹,约占全球总数的1/3,其中新疆存栏546匹,累计繁殖815匹,成活率连续30年居世界首位。近年来,普氏野马野放工作成效凸显,146匹野马成功回归自然。同时,新疆加快推进普氏野马种群扩散和扩大放归试验,与甘肃、宁夏、内蒙古多省区进行跨区域的合作,合力推进野马保护,为野马提供更广阔的栖息地。自2024年底,宁夏贺兰山陆续迎来18匹普氏野马。短短几个月,5匹“贺兰山籍”小马驹相继降生。目前,普氏野马的栖息地扩展至甘肃、内蒙古、宁夏等地,成为全球濒危物种“重引入”的成功典范。

图片

普氏野马

如今的卡拉麦里正绽放着生态之美。在用心呵护下,这片全球典型温带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愈发坚韧。梭梭、白梭梭、沙拐枣立于风中摇曳生姿,区域内植被综合盖度从8.2%跃升至9.41%。普氏野马家族增添了20个新成员,总数达357匹;蒙古野驴增至3800余头,鹅喉羚突破1.14万只。

图片

鹅喉羚

在卡拉麦里,每一粒流沙都在诉说守护的故事,每一株草木都在吟唱重生的歌谣。卡拉麦里用生态蜕变,向世界展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国家公园 共建共享

在卡拉麦里的生态画卷中,共建共享不仅是理念的书写,更是携手同行的温暖实践。这里的每一抹绿意、每一次生灵的跃动,都是生态文明成果的展现。

图片

盘羊

自然教育绽放生命之光。卡拉麦里国家公园科普馆与科教研学基地携手构筑起立体化的自然课堂体系。当人们走进五彩湾野生动植物博物馆,灵动的标本无声地诉说着生命的故事;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展示馆中,亿万年的遗迹静静流淌着时光的密码;野马野放监测站里,濒危物种重归荒野的生命坚韧震撼人心。每个访客都能从中感悟自然的壮美和生命的奇迹。通过与北京野马部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深度合作,联合推出了原创科普图书《奔跑的时光机——野马的故事》,科学叙事与艺术表达,让一部图书成为普氏野马文化保护、传承、挖掘与国际传播的窗口。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媒体聚焦这里,让卡拉麦里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核心价值被更多人知晓,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知悄然提升。

普氏野马回归40载再启新章。不久前,普氏野马回归40周年座谈会在新疆乌鲁木齐成功举行。来自国家林草局相关部门,甘肃、内蒙古、宁夏林草主管部门负责人,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聚一堂,为普氏野马回归40周年总结成果、交流经验、谋划未来,共同助力普氏野马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社区融合实现共建共享。随着国家公园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生态保护红利也正实实在在地惠及周边农牧民。通过设立公益性岗位,89名农牧民成为公益林管护的主力军,其中70%是少数民族同胞,人均年增收4万元以上。根据季节需要,临时聘用30余名季节性管护员,可人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钱包鼓起来的同时,大家对这片土地的感情也愈发深厚,守护家园的动力更足了。

在卡拉麦里,生态保护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变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接力赛。社区与园区同心同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描绘着一幅生态美、百姓富的幸福画卷。

图片

蒙古野驴

智联天地 慧通全园

当科技的翅膀掠过卡拉麦里的戈壁荒漠,“天地空”一体化监测平台正为这片土地装上“智慧大脑”,科技化、智慧化建设的推进,让生态保护既精准又高效。

智慧网络的搭建让管理效能越来越高。与中国航天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开展战略合作,让卡拉麦里国家公园候选区信息化平台落地生根,三维可视化地图清晰展示园区的每一处细节。4台无人机组网联动,循着规划航线穿梭天际,成为空中巡视的“千里眼”。23处重载云台对接综合信息平台,实时捕捉野生动植物的踪迹,灵活调度巡护力量。40多处野生动物固定监测样线、279个野生植物监测样方与500余台红外相机,共同织就一张立体化监测监管大网,“看见动物,管住人”的目标稳稳实现,“全域看,随时调”的智慧管理模式已然形成。

新技术运用让信息数据越来越精准。15处远程重载云台视频监控、7处卡口如同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园区的秩序。314公里通信光缆铺就信息高速路,让数据传输畅通无阻。五彩湾等3个区域的气象环境因子监测点,时刻感知着生态环境的细微变化。无人机拍下的正射影像,化作科学管理的“数据密码”,为决策提供精准支撑。随着新技术的加入,卡拉麦里国家公园候选区正逐步从“人防”向“技防”转变。

搭建气象平台让监测预警能力越来越强。与阿勒泰气象局携手建起10处气象站,它们如同分布的“气象哨兵”,对11处重点区域的气候信息实时监测,并做出48小时预报。有了精准的气象监测,卡拉麦里国家公园候选区自2023年起,每年在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工增雨滋润着干涸的土地,加快了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

开展对外交流让合作桥梁越架越宽。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新疆大学等科研院校深度合作,汇聚智慧力量。组织自治区内外专家组成专业调查队伍,完成《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同时,在野放普氏野马种群生态、寄生虫防治以及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监测与天敌保育等领域持续开展研究,结出累累硕果,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卡拉麦里,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智慧化园区建设让生态保护更具精度、更有深度,为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坐标上,卡拉麦里国家公园创建不仅是对一片戈壁瀚海的守护,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的深刻践行。当生态保护修复的画笔持续勾勒出荒漠生机,当周边社区在共建共享中与这片土地缔结更深的情感联结,当“天地空”监测网络为荒野装上“智慧大脑”,这里正悄然生长为一座生态文明展示之窗。

展望未来,卡拉麦里将以国家公园建设为契机,为全球干旱区生态保护提供中国方案,为子孙后代留下生生不息的自然遗产。它将继续以尊重自然的敬畏之心,让每一粒流沙、每一株植被、每一种生灵都保有自然的本真;以共建共享的开放姿态,让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形成良性循环,让守护家园的故事代代相传;以科技赋能的创新之力,为荒野守护注入精准高效的现代智慧。

从戈壁到绿洲,从守护到共生,卡拉麦里国家公园候选区的明天,必将是一幅人与自然双向奔赴的美丽画卷。

(本文图片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供)

图片

编辑:李圣薇

初审:李燕

审核:苑铁军

阅读 94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