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当前位置:首页 > 双碳资讯 > 气候变化 > 正文

近地面臭氧贡献全球0.2℃升温,协同治理有助“碳中和”

媒体:新京报  作者:陶野
专业号:林森 2025/9/16 7:33:59

近地面臭氧是重要的短寿命周期气候污染物,至今约贡献了0.2℃的全球历史升温。

9月12日, 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GDP)举办以“臭氧治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路径与挑战”为主题的线上研讨会,探索近地面臭氧污染控制与气候协同减排的机遇与挑战。

臭氧对我国空气的污染已超过PM2.5

臭氧在平流层是抵御有害紫外线辐射的重要屏障,但当其存在于对流层、近地表时,却转变为一种典型的空气污染物。近地面臭氧主要由甲烷、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前体物在阳光作用下反应生成,这些前体物多源于能源、交通、工业等部门的化石燃料燃烧。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助理研究员刘宇希在研讨会上指出,“近年来我国同时面临着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双重挑战。全国PM2.5平均浓度仍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的6倍,而臭氧污染不降反升,呈现全年1-3个ppb的增长速度。”

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GDP)助理分析师马越在会议中提到,近地面臭氧既是空气污染物也是一种重要的短寿命气候污染物,会对公众健康、粮食安全、生物多样性等都产生威胁,如今已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挑战。同时,全球变暖所带来的“气候惩罚”效应还将进一步加剧臭氧污染风险。近年来,我国臭氧污染总体也呈现着上升和蔓延的趋势,对此,需要进一步强化臭氧生成的前体物的协同控制以及臭氧和细颗粒物的协同控制。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谭照峰介绍,我国是全球臭氧高值中心。已有研究表明,在暖季我国不仅臭氧浓度高,而且增加幅度在全球居于前列。2013年以来,我国PM2.5浓度快速下降,但臭氧浓度却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2年全国339城市臭氧90百分位平均浓度为1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5.8%,达标城市比2021年减少42个。臭氧已成为影响我国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超过PM2.5。

臭氧治理与碳中和目标的协同效益

臭氧治理面临多重挑战。谭照峰表示,臭氧和PM2.5的协同机制复杂,基础科学研究目前支撑不足。从排放角度,多种污染物同根同源,未来空气质量改善需要关注跨圈层、跨介质的污染传输过程。

研讨会上多位专家提到,臭氧治理有利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谭照峰指出,虽然臭氧具有生态、健康和气候效应,但从全球尺度看臭氧通过光解生成OH自由基,后者是甲烷的重要去除途径,对温室效应具有一定的调节反馈作用,因此需要认识到其两面性,以及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协同应对的复杂性。国家层面需要关注臭氧污染问题,通过政策驱动和考核机制加强治理,在一些重点区域开展臭氧污染防治专项研究和行动是重要突破口。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庄明浩从农业角度系统分析了臭氧污染的影响,对流层臭氧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大气氧化剂,损伤导致光合作用减弱、作物早衰并抑制产量。同时,他也介绍了农业领域的减排经验,中国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和化肥农药“双减”政策,大幅减少了化肥使用,从而降低了农田氮氧化物排放。如果农业机械转型升级也从柴油向新型燃料或者电动机械转变,可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庄明浩表示,臭氧本身就是温室气体,减少臭氧本身就可以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臭氧治理可以改善生态系统健康,增强农田和森林碳汇能力。同时,臭氧治理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系统性的变革,加速能源和产业结构转型。因此,臭氧治理可从多个途径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作者: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 朱玥怡

校对: 吴兴发

阅读 123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