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城市的街角绿地与人行道景观带中,天蛾幼虫的发现生动诠释了城市与野性生命的和谐共生。
大星天蛾幼虫生存环境及寄主植物女贞
以大星天蛾为例,其幼虫以桂花、女贞这类景观植物为食,成虫则凭借强适应性穿梭于城市花丛。这种生物链的存续,离不开城市系统性生态建设的支撑。
大星天蛾幼虫生存环境及寄主植物桂花
大星天蛾
大星天蛾
拉丁学名:Dolbina inexacta(Walker,1856)
寄主植物:本次饲养使用桂花,另已知女贞
模特产地: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
感谢虫友大白鲨同志提供的虫源,让我有机会得以饲养记录。
【幼虫图鉴】
头部特写:
臀尾特写:
白底照:
【预蛹图鉴】
【蛹图鉴】
【成虫图鉴】
【写在最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了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总基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关注种植绿植本身,更要注重物种多样性。只有在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园林绿化部门应该在种植寄主植物的同时,也要关注到其中的小生命,为它们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
我在此建议:我们应该在人们活动不频繁的绿化区域尽量避免使用农药,或者减少使用农药的量。在对公园绿地和河道进行大规模改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保留一部分原生植物,同时尽可能减少使用除草剂。这些“杂草”虽然不被人们所重视,但它们却是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我看来,那些被清理得干干净净的绿化公园只是一片“绿色沙漠”,相比之下,一块“充满生机”的荒地反而更加有魅力。
一条幼虫在行道植物上的生存,背后是乡土生物网络的重建。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一个永恒的争议话题,这边暂且不论。我希望看到城市中更多碎片化绿地转化为“生命跳板”,来证明城市的钢筋混凝土中也可书写自然史诗。
图文:白熊
感谢:大白鲨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