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当前位置:首页 > 保护地动态 > 湿地公园 > 正文

4月22日】第56个世界地球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媒体:原创  作者:海珠湿地
专业号:海珠湿地 2025/4/22 14:49:29

图片

4.22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时间是每年的4月22日,是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从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生态环境。面对日益恶化的地球生态环境,每个人都有义务行动起来,用行动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各界每年4月22日都要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2025年4月22日我们迎来第56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我们的能源,我们的星球(Our Power, Our Planet)”,旨在倡导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建设一个健康、可持续、公平和繁荣的未来

今年恰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活动宣传周为2025年4月21日至4月27日,聚焦主题—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图片

“两山”理念

能源危机下的中国智慧

图片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增长,使得能源总需求大幅增长,从而能源供应短缺、价格大幅上涨,给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在此形势下,中国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念为化解能源危机提供了富有成效的中国智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和科学论断。

2006年3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进一步对“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进行了集中阐述。从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三个发展观念的不同阶段,揭示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人和自然关系不断调整、趋向和谐的过程。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提问时,对这一理念进一步作出了深刻阐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动员全党、全社会积极行动、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首次写入党章,并在大会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两山论”作为六项重要原则之一,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2019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202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扩绿,就是要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适地适树、适时适法,种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兴绿,就是要注重质量效益,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护绿,就是要加强林草资源保护,做好防灭火工作,深入开展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守护好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

践行“两山”理念,破局能源危机

01.

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

中国坚定不移地践行“两山”理念,大力推进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在太阳能领域,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品生产国和应用市场,光伏装机容量持续位居世界首位。水能方面,中国拥有众多大型水电站,如三峡水电站等,这些水电站为国家提供了大量清洁电力,在能源供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质能的利用也在稳步推进,通过生物质发电、生物燃料等方式,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也在逐步发展,为能源结构的多元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片

图片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02.

在“两山”理念的指导下,我国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工业领域,推广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优化生产流程,对高耗能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降低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如钢铁行业通过采用余热回收、高效电机等技术,大幅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建筑领域,推广节能建筑标准,采用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绿色建筑的发展势头强劲,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节能门窗等措施,降低了建筑能耗。在交通领域,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公共交通,优化交通管理,降低交通运输的能源消耗。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片

图片

03.

平衡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

我国在能源开发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践行“两山”理念,始终注重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在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如在建设水电站时,注重保护河流生态系统,通过实施鱼类栖息地保护、珍贵鱼类增殖放流、建设鱼道、生态流量保障、野生动物救助等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传统能源的开发,采用先进技术,加强环境监管,要求企业严格遵守环保法规,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土地、水资源和大气的污染。如在煤炭开采中,运用绿色开采技术,煤矸石井下充填技术可以减少煤矸石排放和地表塌陷;在油气开发中,推广水平井、丛式井技术,提高资源采收率,减少土地占用和生态破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践行“两山”理念,我们能做到

图片

循环用水

绿色出行

图片

图片

减少塑料使用

节约能源

图片

图片

拒绝野味

垃圾分类

图片

图片

湿地与能源

1

提供生物能源资源

湿地生长着大量的水生植物,这些植物可以作为生物能源的原料。通过发酵、气化等技术,可将其转化为生物乙醇、生物沼气等清洁能源,增加能源供应的多样性。

2

助力碳汇与能源转型

湿地是重要的碳汇生态系统,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将其储存。保护和恢复湿地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为能源转型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而稳定的生态环境是保障能源生产和供应可持续性的基础。

3

支持能源相关产业

湿地的生态旅游、生态产品等产业可以为当地经济带来收入,这些收入可以投入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技术研发中,间接推动能源领域的发展。

图片

图片来源:图片来自网络。仅用于公益环保宣传活动,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严禁商用。

阅读 751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