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工博会首次重磅推出“绿色低碳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作为“碳中和最后一块拼图”,在绿色低碳展区以全链条形式亮相,成为活动亮点。9月25日下午,以“解码上海‘零碳’方案,共绘产业绿色未来”为主题的工博会ccus沙龙在绿色低碳展区举办。来自中船集团第七一一研究所、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上海碳生万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代表,围绕ccus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和产业发展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为推动上海市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技术破局:ccus构建碳中和“新基座”
ccus是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的缩写,是在ccs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全流程系统 。这一技术系统由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及封存等过程构成。简单来说,ccus技术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捕集、液化,然后再注入地下驱动石油开采或加以利用,既将二氧化碳永久封存在了地下,减少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又增加了经济效益。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对钢铁、水泥、化工、海运等难以脱碳的行业来说,ccus正从“可选项”变为“必需品”。
源头把控:碳捕集技术实现高效“擒碳”
在工业点源捕集领域,上海长兴岛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的10万吨级燃煤燃机全周期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示范项目,采用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复合胺基吸收剂,关键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首套10万吨级燃机低浓度烟气碳捕集装置,填补国内万吨级燃机碳捕集装置的空白,同时该项目也是国内最大且首个co2直供现代造船企业用于气体保护焊的ccus全流程项目,对我国低浓度烟气ccus领域技术水平提升和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船载碳捕集领域,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及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分享了最新突破。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自主研发的船用碳捕捉及存储系统采用了co2高效吸收技术、co2低能耗分离技术、超临界co2冷媒液化技术和快速低温液态co2船岸转驳等核心技术,实现了二氧化碳捕集效率超80%、液态co2纯度达99.9%的优异性能。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的船载碳捕集系统拥有塔式喷淋和超重力两种技术路线,喷淋式碳捕集系统工艺验证充分、设计方法完备,超重力碳捕集系统采用新兴的超重力过程强化技术,可大幅提升传质效率。
在直接空气捕集(dac)领域,黑鲸能源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和易普斯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自研新材料、新工艺为基础设计生产的直接空气碳捕集装备部署速度快、运维成本低,可为绿色能源(绿色甲醇、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合成燃料(e-fuel)等)及绿色产品提供绿色碳源。
点碳成金:多元利用开辟降碳新赛道
在co2的矿化利用领域,中国宝武展示了其钢渣矿化co2示范项目的规划与实践,其创新钢渣矿化技术,突破钙提取率>60%、吨渣固碳10-20%,全生命周期碳减排1.5吨/吨渣,同步解决固废与减排难题。瀜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也基于co2技术,利用钢渣、铁渣、粉煤灰等工业固废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固碳微粉(goscm®)和负碳轻质碳酸钙(gocarb®),实现了将工业固废转化成高附加值的工业原材料。此外,瀜矿进一步开发基于碳酸钙的功能性母粒产品(gocomp®),并面向终端市场推出环保型复合板材系列(goboard)和各类建材、塑料、橡胶产品,打造了从ccus到绿色消费品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在co2的化学利用领域,上海碳生万物科技有限公司则代表了创新企业在碳利用领域的探索。该公司打通了国内首条空气源制备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全链路工艺路线,突破碳源限制、实现全生命周期负碳排放,处于全球航空脱碳的战略性技术领先地位。
生态闭环:碳封存技术筑牢降碳“最后一公里”
碳封存是ccus全流程的最终环节。中国海油加快海上油气田绿色低碳转型步伐,立足海洋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稳妥推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应用,培育发展负碳产业,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上游领域重点围绕海上二氧化碳地质封存(ccs)和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ccus-eor)等方向,持续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与先导试验,加快构建海上ccus技术体系,拓展应用场景,打造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
结语:汇聚智慧,共绘绿色新图景
ccus技术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选择,是能够实现化石能源低碳利用,推动钢铁、水泥等工业过程低碳排放的关键技术。本次ccus沙龙的成功举办,为上海乃至全国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通过搭建交流平台,汇聚各方智慧,为上海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动能。
上观号作者:上海经信委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