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学期开学,浙江农林大学竹子研究院副教授杨海芸、王志康带领的“一根科技竹”研究生团队,暑期科技服务工作也告一段落。
为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浙江农林大竹子研究院每年暑假都会组建科技服务团队,针对竹林复合经营、笋用林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等开展生产技术实验和推广,服务遍及四川、广东、安徽、福建、江西、重庆等10多个省(市)。今年暑期,竹子研究院的专家团队在多地开展技术指导、产业规划与创新合作,以“科技 服务”双轮驱动,着力用一根科技竹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推动竹子从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
在浙江安吉,竹子研究院院长宋新章教授领衔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南方重要人工用材林固碳增汇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组,以灵峰寺林场作为核心试验基地与示范点,通过竹林结构优化、土壤碳库管理、精准施肥调控、生物多样性保育等一系列固碳增汇技术的集成研究与示范验证,探索科学高效增汇路径,为安吉林业碳汇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也为我国南方广大毛竹产区提升固碳效能提供重要科学参考与实践示范。
在浙江庆元,李延军教授团队与浙江伟仁竹木业等企业合作,开展展平竹生产技术培训,通过“理论 实操”模式提升企业员工技能,推动企业向精细化、专业化升级。
在浙江龙游,余学军教授团队聚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产业转型,与县林业水利局、相关乡镇及重点企业展开交流,以三产融合为核心,提出“龙游碳—竹产业发展新模式”。
在浙江龙泉,林新春教授团队深入竹林种植区,了解竹子的品种和种植情况,指导建立优质原料林,优化竹种选择与经营管理,从源头保障龙泉竹产品品质。
在东西部协作战略的深入推进下,专家们将浙江竹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与西部地区丰富的生态资源深度融合,把“科技竹”种到了四川、重庆等地,激活西部竹产业潜力,助力越来越多的山区群众走上了共同富裕路。
在四川雅安,方伟教授带领团队深入芦山、天全、荥经、雨城等竹产区,针对竹林培育、加工技术瓶颈提出“一地一策”方案,打造“新三雅”,建成产业兴旺的最“雅”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双方还将在林竹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竹文化传承应用等深度合作。
在重庆忠县等地,桂仁意教授团队赴企业、乡镇开展竹产业科技服务,了解企业与竹基地生产经营情况,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针对筑牢竹资源培育根基、推动精深加工与全竹利用、讲好当地特色文化故事提出了多方面建议。
在山东日照等地,张文标教授团队聚焦“以竹代塑”,对竹基地膜、竹基塑料袋、竹基一次餐具等产品展开生产调研及技术服务。前往山东嘉朗博等企业深入调研,帮助企业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如今,浙江农林大学竹子研究院已形成一套成功的科技服务模式。宋新章表示,今后将继续激发科技人员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动性,用最新科技成果服务现代农林业发展,主动为竹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力量。
编辑:李圣薇
初审:李燕
审核:苑铁军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