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当前位置:首页 > 双碳资讯 > 固碳故事 > 正文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 从长江尾出发,这所学校把课堂搬到滩涂上

媒体:生态环境部  作者:内详
专业号:林森 2025/10/2 10:33:02

上海市崇明区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晨雾尚未散尽,灰蓝的天幕下,一群学生弯腰捡拾塑料垃圾的身影成了每年爱鸟周的独特风景。生物老师指导学生们将缠满渔网的木桩抬上回收车,当最后一袋垃圾被装上环保车时,初升的太阳已跃出云层,将整片滩涂染成金红。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学校(以下简称学校)毗邻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自2021年起,学校便与保护区合作,每学期开展1—2次净滩活动。在此基础上,学校借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空间,开发了“我住长江尾”专题环境教育课程,致力于将生态环境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素养。

净滩启智:从垃圾清理到课程诞生

2022年,学校开发的“我住长江尾”环境教育专题课程正式落地,课程名字取自诗句“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既呼应了学校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地理坐标,也暗喻着“共护一江水”的生态共同体理念。

学校一开始便明确了“我住长江尾”课程的目标:一是让学生了解海洋垃圾的种类、危害,以及保护区的生态价值,丰富学生的生态知识储备;二是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其团队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学会将垃圾变废为宝;三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他们的环保责任感,引导其养成低碳的生活习惯。

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培育生态素养

“我住长江尾”课程的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教室讲授”的传统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创中悟”。从滩涂现场上的垃圾清理,到实验室里的分类研究,再到艺术工坊中的创作实践,每个环节都蕴藏着生态教育的巧思。

每年爱鸟周期间开展的净滩行动,是课程的“第一课堂”。在学校和保护区共同组织下,学生们都会在保护区生态大堤外侧开展净滩行动。活动中,学生发现滩涂上大多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这使他们深切认识到海洋垃圾污染的严重程度,进一步增强了环境 保护 的责任感,同时也深刻意识到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净滩活动结束后,学校结合科技节开展“利用海滩塑料垃圾创作具有环保意义的雕塑作品”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开启变废为宝的创作。他们借助学习支架,以海洋生物(如海豹、海狮)、海洋元素(如贝壳、浪花)为原型,将环保理念融入设计草图,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思考如何通过雕塑传达保护海洋的信息。

在艺术工坊环节,学生将设计好的二维草图转化为三维雕塑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他们不断尝试、探索,经历多次否定与再尝试,最终用捡拾来的塑料垃圾塑造出一件件承载环保理念、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雕塑作品。例如,海豚小组创作了被刺杀的海豚雕塑,传递出保护海洋生物的紧迫性;虎鲸小组通过互动设计,让观看者透过虎鲸眼睛的洞口,看到动物体内的塑料垃圾。

成果辐射:拓展生态教育空间

“我住长江尾”课程不仅滋养了本校学生的成长,还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教育经验,其影响力已从校园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的变化清晰可见:50多件雕塑作品记录着他们的创意。教学资源的积累同样可观:200多份课程学习单、设计展板等,记录着课程从“1.0 版”到“3.0 版”的迭代过程。

2024年6月,课程团队的《净滩实践中的项目式学习设计》获得崇明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一等奖;8月,学生作品《全球变暖》获得第二届上海生态环保艺术节比赛二等奖;9月,《基于“双碳”目标的初中生态教育实践研究》获得第三届上海市青少年“双碳”提案大赛二等奖。

2024年5月,学校参与2024年中国自然教育大会,作题为《行“大·自然”教育·育自然成长的人》的主题报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自然教育工作者分享经验;7月,学生作品参与由上海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办的上海市环保艺术节。这些走出校园的展示与分享拓展了生态教育的空间,让“长江尾”的故事有了更广泛的听众。从长江尾畔的这所学校出发,这场以“爱”为名的生态教育正在孕育更多守护自然的力量。

来源 | 《环境教育》杂志

编辑 | 张韵晨

阅读 129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