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广州海珠湿地高质量保护与发展项目荣登“城市生态修复类案例”榜单!
这份国家级认证,是对海珠湿地十余年生态修复实践的高度认可,更是广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海珠湿地发育于珠江三角洲河网地区,由果林—河涌—湖泊等构成近自然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是非常稀缺的城央绿色空间。
近年来,海珠湿地生态修复效果显著,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生态中国湿地保护示范奖等国家级荣誉,并成功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和IUCN(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自然保护地绿色名录,获评成为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
昔日果林褪色的土地,今朝绽放世界级的生态光芒!
涅槃:书写城央生态修复传奇
从万亩果园走向国家湿地公园,再由国家湿地公园走向国际重要湿地,海珠湿地坚持“保护优先”的宗旨,用心守护城央“绿心”。
生境再造,打造生物“诺亚方舟”
十二年来,海珠湿地坚持“原生态、微改造、少干预”原则,针对区域内不同湿地的区位和类型特色开展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措施,构建完整健康生态系统。还通道于鱼,还生境于鸟,还家园于城,逐步建成都市“物种宝库”
通过搭建“昆虫旅馆”、“浮排”、草滩鸟岛等多样化动物居住空间,湿地物种不断丰富。截至目前,鸟类种数从72种增加到202种,维管束植物从294种增加到835种,昆虫种类更是从42种增加到903种,并成功发现三个全球首次报道的昆虫新物种——“海珠斯萤叶甲”“海珠珐轴甲”和“海珠微瓢虫”。
自然为笔,激活水网生命力
通过水系疏浚,管网截污,科学调补水等措施修复湿地生态环境。
利用珠江潮汐水位变化规律,联通珠江后航道和湿地河涌,形成三级感潮河网,恢复自然潮汐水文节律,以自然动力实现水体的自然循环,提高水体交换和自净能力,在净化水质、保障城市水环境安全的同时,增强雨洪调蓄功能。
构建水下植物群落,形成水下森林系统,配合食藻虫等生物技术,提高水体交换和自净能力。
科技赋能,构建海珠湿地科研生态圈
以政府为主导,依托完善的科研基础设施和先进的信息技术软件,吸引众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参与,形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湿地科学研究,共享技术成果,成功构建海珠湿地科研生态圈。
以海珠湿地特色资源为基础,带动湿地监测项目,促进湿地科研工作,从而更好的指导湿地修复,进一步提升湿地资源,形成联动、螺旋上升的科研监测体系海珠湿地模式。
时至今日,湿地内已建有水环境和气象固定监测站8座,配备了35套高清智能摄像设备、20套红外相机以及4座无人机机站,各类高端监测设备总数达到142套(台)。
科技全面赋能,全国首个无人机组网监测平台大显身手,运用智能识别算法实现低空遥感数据自动获取,对海珠湿地生态系统特征的动态变化、成因以及影响进行汇总和科学分析,形成研究报告。
这些先进的监测设备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高效的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大气、水文、水质、空气、土壤以及生物多样性等多个关键要素的长期、连续、高精度监测,为海珠湿地的科研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凝聚华南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智力资源,打造湿地智慧立体监测研究平台,整合科研人才、技术成果等资源,成立海珠湿地科学技术协会,建设“广州海珠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共建“湿地水环境与水生态研究实验室”等,科学评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产学研成果转化。
生态价值“变现”,诠释绿色金山银山
城央湿地优质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效益是城市居民所共享的社会产品,也是全民的共同福祉。
林间虫鸣蛙叫,花海彩蝶翩翩,园中游人如织,水上桨板激荡……海珠湿地不仅因超高的“颜值”,成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广州市民的绿色共享空间,其生态价值也日益显现,环境品质的持续提升吸引众多龙头企业落户海珠。
从饱受侵蚀的土地到生命涌动的绿洲,这里每一寸复苏的土壤,每一株摇曳的草木,都是中国生态文明向世界递交的绿色宣言。联合国人居署盛赞其“中国智慧”,华春莹两度向世界推荐!这片土地的故事,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更是国际生态修复的“教科书”。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