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当前位置:首页 > 双碳资讯 > 气候变化 > 正文

台风活动、全球变暖、水汽输送…… 全球气候系统变化导致华北雨季超长“待机”

媒体:中国能源网  作者:付丽丽
专业号:林森 2025/8/29 7:11:40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8月27日8时至28日8时,京津冀地区仍有明显降雨。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今年我国汛期雨季进程总体偏早。华北雨季于7月5日开始,较常年偏早13天,为1961年以来最早。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2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且还未结束。今年华北雨季超长“待机”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破纪录事件正常吗?针对以上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国家气候中心相关专家。

今年华北雨季长且湿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支蓉介绍,依据气象行业标准《中国雨季监测指标华北雨季》,京津冀、晋和内蒙古三个分区中最早进入雨季的某分区雨季开始日为华北雨季的开始日,分区内雨季已经开始的站点累计比例达到或超过该分区所对应的比例值时(京津冀为70%,晋、内蒙古为60%),则将该日定为该分区雨季开始日。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截至7月5日,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已稳定维持在25°N以北,内蒙古中部监测区降水量累计达标站点比例超过雨季开始阈值(60%),判定2025年华北雨季于7月5日在内蒙古中部首先开始,较往年华北雨季开始时间——7月18日,偏早13天。截至8月21日,华北雨季监测区平均降水量315.5毫米,较雨季常年值(136.6毫米)偏多131%。

“开始早、结束晚,2025年华北雨季确实较长。”支蓉说,降雨次数多、降雨量大、空气湿度大也使这个雨季格外潮湿。

“破纪录”并非偶然

“今夏华北地区雨季降水呈现明显偏多态势,与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持续偏强偏西偏北、台风活动及地形因素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支蓉说。

支蓉表示,在全球变暖影响下,副高北界向高纬度拓展,为副高北抬提供了大尺度环流背景。2025年春季以来,赤道太平洋持续呈现“西暖东冷”的海温异常分布,此类海温配置有利于东亚夏季风偏强,并推动副高位置异常偏北。

今年7月以来,副高整体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强偏西偏北。尤其是7月,副高脊线位置达到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北水平。在这样的异常环流影响下,低纬暖湿气流沿副高外围源源不断向北输送至我国北方地区,与高纬地区南下的冷空气相结合,导致华北等地降水异常偏多。

“天气尺度系统同样对华北降水起到重要增幅作用。”支蓉说,历史案例表明,北上台风与副高配合可导致极端降水事件。例如2023年7月底,台风“卡努”协同输送水汽,在华北地区引发历史性暴雨。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也间接影响华北降水。台风外围的水汽、气流沿着副高的外围向华北输送,使华北地区的水汽条件更加充沛。

此外,地形因素亦不可忽视。京津冀地区西倚太行山脉、北靠燕山山脉,呈“西北高、东南低”的阶梯状格局。当暖湿气流向北推进时,受山脉阻挡强迫抬升,一方面通过绝热冷却促进水汽凝结,另一方面可能在山前形成辐合中心,促进对流发展,从而形成降水。这种地形抬升效应与天气系统配合,进一步放大降水效率。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高级工程师竺夏英认为,华北雨季的“破纪录”并非偶然,而是全球气候系统变化的局部体现。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唯有持续提升气候适应与应对能力,才能更好地抵御极端天气带来的挑战。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王弘晢

阅读 182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