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聊了福州常见的犀金龟、锹甲,那么今天我来聊聊福州的螳螂吧!
1 .中华大刀螳 Tenodera sinensis
中华大刀螳成体
中华大刀螳若虫
中华大刀螳是螳螂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物种,属于螳科刀螳属,在福州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螳螂。我在福州见到的中华大刀螳若虫有的是棕色,有的是绿色,但成体长的都一个样:它胸板和捕捉足呈现淡黄色,其余的四只足是棕绿色的,腹部为红色,翅膀盖住腹部,无论公母翅膀都会超出腹部一点点,翅膀上面是棕色的,两边的翅膀是绿色的,绿色的最顶上还有一条红色的线。它的若虫身体的两侧隐隐约约有一条白线,我是通过这个分辨出它的若虫来的。它们平时喜欢生活在草丛的叶片上,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雄性善于飞行,有趋光性。饲养以后你们就会发现,它们很小的时候遇到猎物会很怂,慢慢长大以后就变得勇敢了。这种螳螂的寿命也挺长的,养得好从刚孵化到死亡能活将近一年左右。
2.棕静螳 Statilia maculata
我制作的棕静螳雌性成虫展翅标本
棕静螳是福建比较常见的一种螳螂,成体全身为棕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捕捉足上有红白黑三种颜色的斑块。福州的棕静螳不怎么善于飞行,经常可以见到在草丛表面、地面上爬行的雌性与站在枯树干上的雄性。它的成虫饲养比较困难。
3.大姬螳Acromantis magna Yang, 1996
其雄虫
其雌虫
大姬螳属于螳螂目花螳科,原本我以为它是日本姬螳,但有人说去年2月一篇对姬螳属的研究论文指出,福建以及整个华东地区的姬螳都是大姬螳,日本姬螳在国内的记录是误定,这个种的分布仅局限于日本和韩国南部。这一种姬螳目前我只在福州见过它的雄性和雌性成虫,并没有见过若虫,它俩可能都藏在森林里模仿树枝呢!
这种姬螳特征比较明显,"姬"是小的意思,所以这种螳螂个体偏小,四条腿有黑白相间的花纹,翅膀上面有网格状花纹,是浅棕色的,两边是绿色的,雌虫则较为宽大、粗壮,翅膀更加厚实。雄性善于飞行,趋光性较强,雌虫虽然趋光性不强,但也会上灯。在对的时间点个灯一晚上能飞来几十只。雄性成体基本上养不了多久,也是莫名其妙的死掉,也有可能是我没什么经验。
4.越南纤柔螳leptomantella tonkinae
越南纤柔螳是福建夏天灯诱的常客,是每天六七月灯诱必不可少的昆虫,也是雌雄均会上灯。越南纤柔螳属于螳螂目纤柔螳科纤柔螳属,纤柔螳的旧称叫作"小丝螳",后来才改名为纤柔螳。我曾经有幸在海南海口见到过它的若虫,那是一只黑色的末龄若虫,它趴在一棵高树上长的鸟巢蕨宽大的叶片上。我将它带回了家,经过一个冬天的饲养,它在第二年春羽化了。因为以上经历所以我推测,首先,越南纤柔螳在福建野外应该也是栖息宽大的植物叶片上,其次,这种螳螂应该是以末龄或次末龄的形式越冬的。
5.广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
其雄虫
其雌虫
广斧螳在福建说不常见不行,说常见也不当,在福建的螳螂中稀有度算中等。广斧螳属于螳螂目螳科斧螳属。它为啥叫"斧螳"呢?注意看它的捕捉足,它的捕捉足比其它螳螂更加宽大,就像一把斧头,所以把它称为"斧螳"。广斧螳若虫多栖息于树干上,成虫任何地方都可能出现,趋光性不强,大多不上灯。
6.台湾巨斧螳Titanodula formosana
其雄虫
台湾巨斧螳是螳螂目螳科巨斧螳属的物种,雄虫趋光性极强,也是在福建夏天灯诱的常客,每次灯诱总会看到它巨大的绿色身影从天空中掠过。
好啦,那今天就聊到这里了,拜拜。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